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亚冠杯2023直播版权在哪 > 新闻动态 > 岩脚土面条,跟这个丰收的夏天100%适配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7:02 点击次数:72
盛夏的清晨,坐在自己院子里吃上一碗本地山泉水煮的面条,是付应国多年来的习惯。“特别是我们开始自己做面条了之后,更是离不了这一口麦子香。”
老付家所在的六枝特区岩脚镇,以爽口弹牙的土面条远近闻名。
在美食的世界里,土面条宛如一位低调却不失魅力的隐士。它从田间饱满的小麦,到磨盘下散发着原始麦香的面粉,再经一双双勤劳的手揉搓、擀压、切分,最终成为锅中质朴的美味。
煮好的土面条,质地柔韧且富有嚼劲,每一次咀嚼,都能感受到谷物最本真的滋味。那简单的搭配,或许只是一勺辣椒油、几滴酱油、几段葱花,却足以勾起心底对纯粹美味的无限向往。而这一抹醇厚的面条香,也成了丰收的锦钟夏日不可少的“时尚单品”。
为了将这一碗藏在大山中的土面条端上更多人的餐桌、提升产区小麦品质,岩脚镇不仅将“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经营管理型(粮食)培育班”开在了锦钟村的田间地头,还有针对性地加入了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课程,让更多百姓掌握更为科学、合理有效的种植方式。
2025年6月3日,锦钟村开始了第一轮的小麦采收。金色的麦浪在田野间翻滚,仿佛是大自然铺就的金色地毯。微微弯曲的麦秆和村民们微微弯曲的脊背相呼应,丰收的喜悦爬上了眉梢。
锦钟村丰收的小麦(黄瑶 摄)
锦钟村党支部书记丁杰帏手捧小麦告诉记者:“现在已经从百姓手里收来了1.3万斤左右的本地小麦,都是以每斤3.2元的市场最高价收购。因为我们村属于岩脚镇本地小麦的核心产区,品质也相对更优越一些。”
在得知老付家有着二十多年的面条加工经验时,丁杰帏第一时间找到了他,提出了代加工面条的想法。
“你就放心交给我,品质肯定差不了”。
“这个我有信心,但是为了对买我们面条的消费者负责,我还是想在面条加工线附近安装一个监控。”
就这样,6月10日,第一批标注着“古镇岩脚和美锦钟”的岩脚面新鲜出炉。
土面条加工(黄瑶 摄)
有着多年吃面经验的老付还告诉记者,才加工出来的土面条,在煮的时候,要“宽汤”,多加水,不然会因为面汤浑浊影响口感;等面条放置了一两个月后,是口感最佳的时候,这时再煮面,就不用添加过多的清水,面汤也不会浑浊。
如今,锦钟村小麦丰收的故事还在继续,和美乡村的面貌在汗水的浇灌下日新月异,锦钟人也正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大步迈进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
编辑 顾冰洁
二审 刘定珲
三审 孙勤
上一篇:这一次出海,更让人刮目相看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亚冠杯2023直播版权在哪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